典文阁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先秦
> 君子苟无以利害义,则辱何由至哉?
君子苟无以利害义,则辱何由至哉?
出自先秦的《
大戴礼记·曾子疾病第五十七
》
译文
道德高尚的君子假如不会因为利益而损害道义,那么屈辱又从何而来呢?
注释
此句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人应该恪守道义,不可以见利忘义的观点。
相关名句
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也。
荀子·法行
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
贞观政要·卷八·论刑法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墨子·03章 所染
爵高者忧深,禄厚者责重
三国志·蜀书·许麋孙简伊秦传
气和暖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
菜根谭·概论
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
宋书·列传·卷五十三
有典有则,贻厥子孙。
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民之于利也,若水于下也
商君书·君臣
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
文心雕龙·辨骚
处贵 则戒之以奢,持满则守之以约。
隋书·列传·卷三
猜您喜欢
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陼,小陼曰沚,小沚曰坻。
尔雅·释水
独子得惜。
警世通言·卷三十一
好恶不愆,民知所适,事无不济。
左传·昭公·昭公十五年
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
牡丹亭记题词
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吴子使札来聘
礼者,以财物为用,以贵贱为文,以多少为异,以隆杀为要。
荀子·礼论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牵牛星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
鬼谷子·鬼谷子·权篇
理无常是,事无常非。
列子·说符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区怀年
陈标
柯九思
郭谏臣
释斯植
黄文雷
郑兰孙
王奕
蔡汝楠
吴龙翰
盛镛
张又新
吴儆
大欣
宋书升
胡仔
徐集孙
林宽
姚鹄
姚镛
丁谓
蒋德馨
薛抗
赵湘
吴振棫
薛季宣
赵琥
邓献璋
左锡嘉
释慧开
古籍
素书
吕氏春秋
荀子
声律启蒙
文心雕龙
三字经
战国策
千字文
礼记
笠翁对韵
易传
世说新语
本草纲目
韩非子
红楼梦
左传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