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十一

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
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
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
离昆鸣清池,涉暑经秋霜。
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

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
此行离去家不远,回顾悲凄风正凉。

春燕应节起,高风拂尘梁。
春燕依时已返家,高风恋恋绕屋梁。

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
悲哀大雁无居处,陆续北风归故乡。

离昆鸣清池,涉暑经秋霜。
落落鵾鸡鸣清池,历经夏暑与秋霜。

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
我今惆怅言难尽,漫漫煎熬春夜长。

参考资料

  • 1、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1996

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

春燕¹应节²起,高飞拂尘梁。
¹春燕:春天的燕子。²应节:适应节令。

边雁悲无所,代谢¹归北乡。
¹代谢:交替。

离昆鸣清池,涉暑经秋霜。

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

参考资料

  • 1、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1996

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
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
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
离昆鸣清池,涉暑经秋霜。
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

  这组诗共十二首,后四首约作于晋安帝隆安五年(401),陶渊明三十七岁时。此诗为其中第十一首。

  《杂诗·其十一》是一首五言古诗。“春燕”应时而至,“边雁”代谢北归,“离鹍”涉暑经秋,它们都依时归来,而诗人虽“我行未云远”,但却迟迟不得归,表现出一种“情人怨遥夜”般彻夜难眠的思念情怀。这首诗通过对春景的描绘,表现思念家乡的情怀,回环着一种犹豫徘徊、难以言说的感情。

参考资料

  • 1、陈庆元等 编选·陶渊明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
收藏
复制
朗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此行离去家不远,回顾悲凄风正凉。
春燕依时已返家,高飞恋恋绕屋梁。
悲哀大雁无居处,陆续北飞归故乡。
落落鵾鸡鸣清池,历经夏暑与秋霜。
我今惆怅言难尽,漫漫煎熬春夜长。

注释
春燕:春天的燕子。
应节:适应节令。
代谢:交替。

参考资料

  • 1、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1996
展开阅读全文

创作背景

  这组诗共十二首,后四首约作于晋安帝隆安五年(401),陶渊明三十七岁时。此诗为其中第十一首。

参考资料

  • 1、陈庆元等 编选·陶渊明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
展开阅读全文

简析

  《杂诗·其十一》是一首五言古诗。“春燕”应时而至,“边雁”代谢北归,“离鹍”涉暑经秋,它们都依时归来,而诗人虽“我行未云远”,但却迟迟不得归,表现出一种“情人怨遥夜”般彻夜难眠的思念情怀。这首诗通过对春景的描绘,表现思念家乡的情怀,回环着一种犹豫徘徊、难以言说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一说寻阳郡柴桑县(今江西九江)人,另一说江西宜丰人,东晋末到南朝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 62篇诗文► 1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