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器用(节选)

  唐人诗多有言吴钩者。吴钩,刀名也,刃弯。今南蛮用之,谓之葛党刀。

  古法以牛革为矢服,卧则以为枕。取其中虚,附地枕之,数里内有人马声,则皆闻之。盖虚能纳声也。

  熙宁中,李定献偏架弩,似弓而施干镫。以镫距地而张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札,谓之“神臂弓”,最为利器,李定本党项羌酋,自投归朝廷,官至防团而死,诸子皆以骁勇雄于西边。

  古剑有“沈卢”、“鱼肠”之名。“沈卢”,谓其湛湛然黑色也。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剑之钢者,刃多毁缺,“巨阙”是也,故不可纯用剂钢。“鱼肠”,即今蟠钢剑也,又谓之“松文”,取诸鱼燔熟,褫去胁,视见其肠,正如今之蟠钢剑文也。

  唐人诗多有言吴钩者。吴钩,刀名也,刃弯。今南蛮用之,谓之葛党刀。
  唐人的诗作中经常提及吴钩。吴钩是刀的名称。刀是弯的,现在南方一些土著部族还在用,称之为“葛党刀”。

  古法以牛革为矢服,卧则以为枕。取其中虚,附地枕之,数里内有人马声,则皆闻之。盖虚能纳声也。
  古人用牛皮做箭筒,行军睡觉的时候就用它来做枕头。利用箭筒中空的特点,贴紧地面枕在头下,几里以内的地方如果有人马走动的声音,都能听到。这大概是由于中空的东西能够接收声音吧!

  熙宁中,李定献偏架弩,似弓而施干镫。以镫距地而张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札,谓之“神臂弓”,最为利器,李定本党项羌酋,自投归朝廷,官至防团而死,诸子皆以骁勇雄于西边。
  熙宁年间,李定向官府进献偏架弩,像一般的弩弓而安装了一种铁镫。用脚踏铁镫抵于地面开弓,箭射出三百步(一百八十丈)远,还能洞穿多层铠甲,当时称之为“神臂弓”,是最厉害的武器。李定本是党项羌族人的酋长,自从投归朝廷,历官至团练使、防御使而去世,他的几个儿子都以骁勇善战称雄于西部边陲。

  古剑有“沈卢”、“鱼肠”之名。“沈卢”,谓其湛湛然黑色也。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剑之钢者,刃多毁缺,“巨阙”是也,故不可纯用剂钢。“鱼肠”,即今蟠钢剑也,又谓之“松文”,取诸鱼燔熟,褫去胁,视见其肠,正如今之蟠钢剑文也。
  古代的名剑有叫“沈卢”、“鱼肠”的。“沈卢”的意思,是说它的色泽湛湛然又黑又亮。古人以含有杂质的钢为剑刃,以熟铁为剑身,不这样剑就容易折断。用钢铸的剑,剑刃会多有毁缺,古时相传的“巨阙”就是这种剑,所以铸剑不可纯用含有杂质的钢。以“鱼肠”为名的剑,就是现在的蟠钢剑,其名又叫“松文(纹)”;这“鱼肠”的名字是这样来的:把鱼煮熟,剥去它两边的肉,露出它的肠子看一看,就知道其肠正像现在蟠钢剑的花纹。

  唐人诗多有言吴钩者。吴钩,刀名也,刃弯。今南蛮用之,谓之葛党刀。

  古法以牛革为矢(shǐ)¹,卧则以为枕。取其中虚,附地枕之,数里内有人马声,则皆闻之。盖虚能纳声²也。
  ¹矢服:即矢箙(fú),古代装箭的器具,多用皮革或竹子等材料制成。²纳声:接收声音。

  熙宁中,李定献偏架弩(nǔ)¹,似弓而施干镫²。以镫距³地而张之,射三百步,能洞重(chónɡ)(zhá),谓之“神臂弓”,最为利器,李定本党项羌酋,自投归朝廷,官至防团而死,诸子皆以骁勇雄于西边。
  ¹弩:机械弓的一种。弓架上无箭槽,发射时箭在弓架一边,故名。²干(ɡàn)镫:犹如铁制的马镫,用脚踩踏以张弓。³距:亦作“拒”,抵。⁴重札:两层或多层的铠甲。⁵防团:防御使、团练使的合称。前者高于后者。皆为武臣阶官。

  古剑有“沈卢¹”、“鱼肠”之名。“沈卢”,谓其湛湛然黑色也。古人以剂钢²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剑之钢者,刃多毁缺,“巨阙”是也,故不可纯用剂钢。“鱼肠”,即今蟠钢剑³也,又谓之“松文”,取诸鱼燔(fán)熟,褫(chì)去胁,视见其肠,正如今之蟠钢剑文也。
  ¹沈卢:“沈”即古“沉”字,“湛”字古读亦如“沉”。卢,黑色。²剂钢:即今所称合金钢,也就是统称的钢。古人以为这种钢掺入了其他成分(剂),有杂质,不是纯钢,故称“剂钢”。³蟠钢剑:饰蟠龙纹的钢剑。⁴松文:同“松纹”。因松树的皴皮纹似蟠龙,故蟠龙剑又称松文剑。⁵取诸:取之于。指“鱼肠”之名的取义而言。⁶褫:剥去。

收藏
复制
朗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唐人的诗作中经常提及吴钩。吴钩是刀的名称。刀是弯的,现在南方一些土著部族还在用,称之为“葛党刀”。

  古人用牛皮做箭筒,行军睡觉的时候就用它来做枕头。利用箭筒中空的特点,贴紧地面枕在头下,几里以内的地方如果有人马走动的声音,都能听到。这大概是由于中空的东西能够接收声音吧!

  熙宁年间,李定向官府进献偏架弩,像一般的弩弓而安装了一种铁镫。用脚踏铁镫抵于地面开弓,箭射出三百步(一百八十丈)远,还能洞穿多层铠甲,当时称之为“神臂弓”,是最厉害的武器。李定本是党项羌族人的酋长,自从投归朝廷,历官至团练使、防御使而去世,他的几个儿子都以骁勇善战称雄于西部边陲。

  古代的名剑有叫“沈卢”、“鱼肠”的。“沈卢”的意思,是说它的色泽湛湛然又黑又亮。古人以含有杂质的钢为剑刃,以熟铁为剑身,不这样剑就容易折断。用钢铸的剑,剑刃会多有毁缺,古时相传的“巨阙”就是这种剑,所以铸剑不可纯用含有杂质的钢。以“鱼肠”为名的剑,就是现在的蟠钢剑,其名又叫“松文(纹)”;这“鱼肠”的名字是这样来的:把鱼煮熟,剥去它两边的肉,露出它的肠子看一看,就知道其肠正像现在蟠钢剑的花纹。

注释
矢服:即矢箙(fú),古代装箭的器具,多用皮革或竹子等材料制成。
纳声:接收声音。
弩:机械弓的一种。弓架上无箭槽,发射时箭在弓架一边,故名。
干(ɡàn)镫:犹如铁制的马镫,用脚踩踏以张弓。
距:亦作“拒”,抵。
重(chónɡ)札:两层或多层的铠甲。
防团:防御使、团练使的合称。前者高于后者。皆为武臣阶官。
沈卢:“沈”即古“沉”字,“湛”字古读亦如“沉”。卢,黑色。
剂钢:即今所称合金钢,也就是统称的钢。古人以为这种钢掺入了其他成分(剂),有杂质,不是纯钢,故称“剂钢”。
蟠钢剑:饰蟠龙纹的钢剑。
松文:同“松纹”。因松树的皴皮纹似蟠龙,故蟠龙剑又称松文剑。
取诸:取之于。指“鱼肠”之名的取义而言。
褫(chì):剥去。>

展开阅读全文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浙江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汉族。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仁宗嘉佑进士,后任翰林学士。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工程师、外交家。 ► 8篇诗文► 0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