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亡灵蒙享祀,何时倾杯竭壶罂。
君当见此起忧思,宁及得与时人争。
人生倐忽如绝电,华年盛德几时见。
但令纵意存高尚,旨酒嘉肴相胥燕。
持此从朝竟夕暮,差得亡忧消愁怖。
胡为惆怅不得已,难尽此曲令君忤。
君不见枯箨走阶庭,何时复青著故茎。
您没看见那枯萎的竹叶绕阶乱,它怎么能返青再长到原来的竹枝上去。
君不见亡灵蒙享祀,何时倾杯竭壶罂。
您没看见亡故的灵魂,虽然受人祭祀,却无法再端起酒杯。
君当见此起忧思,宁及得与时人争。
您见到这些场景应当会感到忧思,岂能因得到这些忧思而与别人争辩呢。
人生倐忽如绝电,华年盛德几时见。
人生短暂如一闪而逝的闪电,灿烂年华能有几时。
但令纵意存高尚,旨酒嘉肴相胥燕。
唯有今天放纵心意保存高洁的节操,美酒佳肴互相共同宴请。
持此从朝竟夕暮,差得亡忧消愁怖。
坚持从早晨一直到晚上这样做,差不多就可以消除悲愁和恐怖。
胡为惆怅不得已,难尽此曲令君忤。
为什么惆怅不已,难以唱尽这歌曲使得您不快呢?
参考资料
- 1、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755-766
- 2、刘锦文.中华最美古诗词360首.西安:西安出版社,2019:3
- 3、赵光勇.汉魏六朝乐府观止.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85-292
君不见枯箨(tuò)¹走阶庭²,何时复青³著⁴故茎⁵。
¹枯箨:干枯的笋壳;竹皮。竹笋外层一片一片的皮。²阶庭:台阶前的庭院。³复青:再返青。⁴著:附着在。⁵故茎:原来故旧的竹笋茎干。
君不见亡灵¹蒙²享祀³,何时倾杯⁴竭壶罂(yīng)⁵。
¹亡灵:死亡的灵魂或祖灵。²蒙:承蒙。³享祀:餐飨和祭祀。享,飨。享用。⁴倾杯:倾倒酒杯(亡灵喝酒)。⁵壶罂:酒壶和装酒的罂瓶。罂,罂缶(陶瓶瓦罐)。大腹小口的瓶。
君当见此起忧思,宁及¹得与时人²争。
¹宁及:岂能涉及或及时。²时人:当时或时下的人们。
人生倐(shū)忽¹如绝电²,华年盛德几时见。
¹倏忽:顷刻,极短的时间。形容时间或光阴迅速流逝。²绝电:断绝的闪电。
但令纵意¹存高尚²,旨酒³嘉肴⁴相胥燕⁵。
¹纵意:放纵心意。²高尚:指高洁的节操。指志行高洁的人;隐逸之士。³旨酒:美酒。帝王下旨赐予的美酒。⁴嘉肴:味色上佳的菜肴。⁵相胥宴:互相共同宴请。胥,互相。
持此从朝竟¹夕暮,差(chà)得²亡忧³消愁怖⁴。
¹竟:竟直到。一直。²差得:差点儿就得以。³亡忧:灭亡忧思。⁴愁怖:悲愁和恐怖。怖,畏惧;非常害怕。
胡为¹惆怅²不得已³,难尽此曲⁴令⁵君忤(wǔ)⁶。
¹胡为:何为。为何。为什么。胡,文言疑问代词,为什么,怎样。²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惆,失意。怅,不痛快。³已:停止。⁴此曲:指《行路难》。⁵令:使得。⁶忤:忤逆,抵触,不顺从。
参考资料
- 1、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755-766
- 2、刘锦文.中华最美古诗词360首.西安:西安出版社,2019:3
- 3、赵光勇.汉魏六朝乐府观止.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85-292
君不见枯箨走阶庭,何时复青着故茎。
君不见亡灵蒙享祀,何时倾杯竭壶罂。
君当见此起忧思,宁及得与时人争。
人生倐忽如绝电,华年盛德几时见。
但令纵意存高尚,旨酒嘉肴相胥燕。
持此从朝竟夕暮,差得亡忧消愁怖。
胡为惆怅不得已,难尽此曲令君忤。
《拟行路难十八首》是鲍照拟汉乐府杂曲《行路难》而作的组诗作品,《行路难》原辞已不传,鲍照这十八首拟作是今传此曲的最早作品。
这十八首诗题材不尽相同,当非一时一地之作。元嘉二十八年(451)到元嘉三十年(453)间,鲍照先是自解侍郎,后离开始兴王任永安令,接着刘劭谋反,自己又被“禁止”,蒙受株连。仕途坎坷,几度沉浮,对照组诗的内容,有许多与这个时期景况暗合之处。《拟行路难十八首》当作于这个时期。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十一首。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一》是一首杂言古诗。此诗先通过枯竹不可能复青、亡灵享受祭祀的虚幻,直言过去的不可追回与生命的无常;接着劝诫人们不必与世俗之人无谓争斗,因为人生短暂如同闪电,青春转瞬即逝;随后说应放纵心意,追求高尚情操,享受美酒佳肴带来的欢聚时光,从早到晚,以此忘却忧愁与恐惧;最后略带无奈地问,为何还要因惆怅难以尽情享受这乐曲,鼓励对方放下心结、珍惜当下。全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慨,以及对及时行乐生活态度的倡导。
参考资料
- 1、黄岳洲.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上卷).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3:397-401
- 2、王菊芹.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的作年探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2):11-12,50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您没看见那枯萎的竹叶绕阶乱,它怎么能返青再长到原来的竹枝上去。
您没看见亡故的灵魂,虽然受人祭祀,却无法再端起酒杯。
您见到这些场景应当会感到忧思,岂能因得到这些忧思而与别人争辩呢。
人生短暂如一闪而逝的闪电,灿烂年华能有几时。
唯有今天放纵心意保存高洁的节操,美酒佳肴互相共同宴请。
坚持从早晨一直到晚上这样做,差不多就可以消除悲愁和恐怖。
为什么惆怅不已,难以唱尽这歌曲使得您不快呢?
注释
枯箨(tuò):干枯的笋壳;竹皮。竹笋外层一片一片的皮。
阶庭:台阶前的庭院。
复青:再返青。
著:附着在。故茎:原来故旧的竹笋茎干。
亡灵:死亡的灵魂或祖灵。
蒙:承蒙。享祀:餐飨和祭祀。享,飨。享用。
倾杯:倾倒酒杯(亡灵喝酒)。
壶罂(yīng):酒壶和装酒的罂瓶。罂,罂缶(陶瓶瓦罐)。大腹小口的瓶。
宁及:岂能涉及或及时。
时人:当时或时下的人们。
倏忽:顷刻,极短的时间。形容时间或光阴迅速流逝。绝电:断绝的闪电。
纵意:放纵心意。
高尚:指高洁的节操。指志行高洁的人;隐逸之士。
旨酒:美酒。帝王下旨赐予的美酒。
佳肴:味色上佳的菜肴。相胥宴:互相共同宴请。胥,互相。
竟:竟直到。一直。
差(chà)得:差点儿就得以。亡忧:灭亡忧思。
愁怖:悲愁和恐怖。怖,畏惧;非常害怕。
胡为:何为。为何。为什么。胡,文言疑问代词,为什么,怎样。
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惆,失意。怅,不痛快。已:停止。
此曲:指《行路难》。
令:使得。
忤(wǔ):忤逆,抵触,不顺从。>
参考资料
- 1、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755-766
- 2、刘锦文.中华最美古诗词360首.西安:西安出版社,2019:3
- 3、赵光勇.汉魏六朝乐府观止.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85-292
创作背景
《拟行路难十八首》是鲍照拟汉乐府杂曲《行路难》而作的组诗作品,《行路难》原辞已不传,鲍照这十八首拟作是今传此曲的最早作品。
这十八首诗题材不尽相同,当非一时一地之作。元嘉二十八年(451)到元嘉三十年(453)间,鲍照先是自解侍郎,后离开始兴王任永安令,接着刘劭谋反,自己又被“禁止”,蒙受株连。仕途坎坷,几度沉浮,对照组诗的内容,有许多与这个时期景况暗合之处。《拟行路难十八首》当作于这个时期。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十一首。
参考资料
- 1、黄岳洲.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上卷).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3:397-401
- 2、王菊芹.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的作年探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2):11-12,50
简析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一》是一首杂言古诗。此诗先通过枯竹不可能复青、亡灵享受祭祀的虚幻,直言过去的不可追回与生命的无常;接着劝诫人们不必与世俗之人无谓争斗,因为人生短暂如同闪电,青春转瞬即逝;随后说应放纵心意,追求高尚情操,享受美酒佳肴带来的欢聚时光,从早到晚,以此忘却忧愁与恐惧;最后略带无奈地问,为何还要因惆怅难以尽情享受这乐曲,鼓励对方放下心结、珍惜当下。全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慨,以及对及时行乐生活态度的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