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聘于吴,吴王曰:“敢问长保威强勿失之道若何?”
晏子对曰:“先民而后身,先施而后诛;强不暴弱,贵不凌贱,富不傲贫;百姓并进,有司不侵,民和政平;不以威强退人之君,不以众强兼人之地;其用法,为时禁暴,故世不逆其志;其用兵,为众屏患,故民不疾其劳:此长保威强勿失之道也。失此者危矣!”吴王忿然作色,不说。
晏子曰:“寡君之事毕矣,婴无斧锧之罪请辞而行。”遂不复见。
晏子聘于吴,吴王曰:“敢问长保威强勿失之道若何?”
晏子出使到吴国,吴王问他说:“请问长久保持国家的威望和强大的方法是什么呢?”
晏子对曰:“先民而后身,先施而后诛;强不暴弱,贵不凌贱,富不傲贫;百姓并进,有司不侵,民和政平;不以威强退人之君,不以众强兼人之地;其用法,为时禁暴,故世不逆其志;其用兵,为众屏患,故民不疾其劳:此长保威强勿失之道也。失此者危矣!”吴王忿然作色,不说。
晏子回答说:“君王应该先把百姓的利益放在自己之前,先给予恩惠再实行惩罚;强者不欺凌弱者,尊贵的人不欺压低贱的人,富有的人不傲视贫穷的人;让百姓都能一起进步,官吏不侵犯百姓利益,这样百姓就会和睦,政治就会平稳;不要依仗威势强大去强迫别国的君主退位,也不要用众多兵力去兼并别国的土地;运用法律是为了适时地禁止暴行,所以世人不会违背君王的意愿;动用军队是为了为众人抵御患难,所以百姓不会怨恨劳苦:这就是长久保持国家威望和强大的方法。如果违背了这些原则,那就危险了!”吴王听了,脸色变得愤怒不高兴。
晏子曰:“寡君之事毕矣,婴无斧锧之罪请辞而行。”遂不复见。
晏子见状说:“我此次出使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既然我没有犯下应该被处死的罪过,就请允许我告辞离开吧。”说完,晏子就离开了,之后也没有再与吴王见面。
晏子聘于吴,吴王曰:“敢问长保¹威强²勿失之道若何?”
¹保: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²威强:威力、强盛。
晏子对曰:“先民而后身,先施而后诛;强不暴弱,贵不凌贱,富不傲贫;百姓并进,有司¹不侵,民和政平;不以威强退人之君,不以众强兼人之地;其用法,为时禁暴,故世不逆其志;其用兵,为众屏²患,故民不疾其劳:此长保威强勿失之道也。失此者危矣!”吴王忿(fèn)然³作色,不说(yuè)。
¹有司: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²屏:抵御。³忿然:愤怒貌。
晏子曰:“寡君之事毕矣,婴无斧锧(zhì)之罪¹请辞而行。”遂不复见。
¹斧锧之罪:死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晏子出使到吴国,吴王问他说:“请问长久保持国家的威望和强大的方法是什么呢?”
晏子回答说:“君王应该先把百姓的利益放在自己之前,先给予恩惠再实行惩罚;强者不欺凌弱者,尊贵的人不欺压低贱的人,富有的人不傲视贫穷的人;让百姓都能一起进步,官吏不侵犯百姓利益,这样百姓就会和睦,政治就会平稳;不要依仗威势强大去强迫别国的君主退位,也不要用众多兵力去兼并别国的土地;运用法律是为了适时地禁止暴行,所以世人不会违背君王的意愿;动用军队是为了为众人抵御患难,所以百姓不会怨恨劳苦:这就是长久保持国家威望和强大的方法。如果违背了这些原则,那就危险了!”吴王听了,脸色变得愤怒不高兴。
晏子见状说:“我此次出使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既然我没有犯下应该被处死的罪过,就请允许我告辞离开吧。”说完,晏子就离开了,之后也没有再与吴王见面。
注释
保: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
威强:威力、强盛。
有司: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
屏:抵御。
忿然:愤怒貌。
斧锧之罪: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