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母、饮食之者也,而三月;慈母、衣被之者也,而九月;君曲备之者也,三年毕乎哉! 出自 《荀子·礼论》
- 能虑、能固,加好者焉,斯圣人矣。 出自 《荀子·礼论》
- 是礼之三本也。 出自 《荀子·礼论》
- 故三年之丧,人道之至文者也,夫是之谓至隆。 出自 《荀子·礼论》
- 无君师,恶治? 出自 《荀子·礼论》
- 礼者,谨于吉凶不相厌者也。 出自 《荀子·礼论》
- 上取象于天,下取象于地,中取则于人,人所以群居和一之理尽矣。 出自 《荀子·礼论》
- 礼者,以财物为用,以贵贱为文,以多少为异,以隆杀为要。 出自 《荀子·礼论》
- 曰:加隆焉,案使倍之,故再期也。 出自 《荀子·礼论》
- 疏房、檖貌、越席、床笫、几筵,属茨、倚庐、席薪、枕块,是吉凶忧愉之情发于居处者也。 出自 《荀子·礼论》
- 卑絻、黼黻、文织,资麤、衰绖、菲繐、菅屦,是吉凶忧愉之情发于衣服者也。 出自 《荀子·礼论》
- 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 出自 《荀子·修身(节选)》
- 文理繁,情用省,是礼之隆也。 出自 《荀子·礼论》
- 人有是,士君子也;外是,民也;于是其中焉,方皇周挟,曲得其次序,是圣人也。 出自 《荀子·礼论》
- 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 出自 《荀子·礼论》
- 故文饰、麤恶,声乐、哭泣,恬愉、忧戚;是反也;然而礼兼而用之,时举而代御。 出自 《荀子·礼论》
- 凡礼,始乎梲,成乎文,终乎悦校。 出自 《荀子·礼论》
-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出自 《荀子·礼论》
- 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 出自 《荀子·礼论》
-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状乎无形,影然而成文。 出自 《荀子·礼论》
- 宾出,主人拜送,反易服,即位而哭,如或去之。 出自 《荀子·礼论》
- 故丧礼者,无他焉,明死生之义,送以哀敬,而终周藏也。 出自 《荀子·礼论》
- 然后月朝卜日,月夕卜宅,然后葬也。 出自 《荀子·礼论》
- 无先祖,恶出? 出自 《荀子·礼论》
- 故葬埋,敬藏其形也;祭祀,敬事其神也;其铭诔系世,敬传其名也。 出自 《荀子·礼论》
- 孰知夫恭敬辞让之所以养安也! 出自 《荀子·礼论》
- 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 出自 《荀子·礼论》
- 故绳墨诚陈矣,则不可欺以曲直;衡诚县矣,则不可欺以轻重;规矩诚设矣,则不可欺以方圆;君子审于礼,则不可欺以诈伪。 出自 《荀子·礼论》
- 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出自 《荀子·礼论》
- 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爱其类。 出自 《荀子·礼论》
- 故曰:无适不易之术也。 出自 《荀子·礼论》
- 故厚者,礼之积也;大者,礼之广也;高者,礼之隆也;明者,礼之尽也。 出自 《荀子·礼论》
- 故事生不忠厚,不敬文,谓之野;送死不忠厚,不敬文,谓之瘠。 出自 《荀子·礼论》
- 礼之理诚深矣,坚白同异之察入焉而溺;其理诚大矣,擅作典制辟陋之说入焉而丧;其理诚高矣,暴慢恣孳轻俗以为高之属入焉而队。 出自 《荀子·礼论》
- 孰知夫出死要节之所以养生也! 出自 《荀子·礼论》
- 外是,奸也;虽难,君子贱之。 出自 《荀子·礼论》
- 故量食而食之,量要而带之,相高以毁瘠,是奸人之道,非礼义之文也,非孝子之情也,将以有为者也。 出自 《荀子·礼论》
- 然而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 出自 《荀子·礼论》
- 故曰: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 出自 《荀子·礼论》
- 故生器文而不功,明器貌而不用。 出自 《荀子·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