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善不敢蔽,有罪不敢赦,简在帝心,万方有罪,即当朕身;朕身有罪,无及万方。 出自 《墨子·兼爱下》
- 然即之交孝子者,果不得已乎? 出自 《墨子·兼爱下》
- 《周诗》曰: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平平,不党不偏。 出自 《墨子·兼爱下》
-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出自 《墨子·兼爱中》
- 当此之时,不鼓而退也,越国之士,可谓颤矣。 出自 《墨子·兼爱下》
- 蠢此有苗,用天之罚。 出自 《墨子·兼爱下》
-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 出自 《墨子·兼爱中》
- 子墨子言:以不相爱生。 出自 《墨子·兼爱中》
- 然即兼之可以易别之故何也? 出自 《墨子·兼爱下》
- 泰誓曰:文王若日若月乍照,光于四方,于西土。 出自 《墨子·兼爱下》
- 凡为舟车之道,加轻以利者,芊[鱼且];不加者,去之。 出自 《墨子·节用》
- 此胡自生? 出自 《墨子·兼爱下》
- 为人之家,若为其家,夫谁独举其家以乱人之家者哉? 出自 《墨子·兼爱下》
- 此不令为政者所以寡人之道、数术而起与? 出自 《墨子·节用》
-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出自 《墨子·兼爱中》
-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出自 《墨子·非攻》
- 今唯毋以兼为正,即若其利也。 出自 《墨子·兼爱下》
- 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 出自 《墨子·非攻》
- 出乎若方也。 出自 《墨子·兼爱下》
- 言而非兼,择即取兼,此言行拂也。 出自 《墨子·兼爱下》
- 吾不识孝子之为亲度者,亦欲人爱、利其亲与? 出自 《墨子·兼爱下》
- 姑尝两而进之,谁以为二君,使其一君者执兼,使其一君者执别。 出自 《墨子·兼爱下》
- 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出自 《墨子·兼爱下》
- 若之二士者,言相非而行相反与? 出自 《墨子·兼爱下》
- 且大人惟毋兴师,以攻伐邻国,久者终年,速者数月,男女久不相见,此所以寡人之道也。 出自 《墨子·节用》
- 凡为甲届五兵,加轻以利,坚而难折者,芊[鱼且];不加者,去之。 出自 《墨子·节用》
- 其使民劳,其籍敛厚,民财不足,冻饿死者,不可胜数也。 出自 《墨子·节用》
- 今若夫兼相爱、交相利,此自先圣六王者亲行之。 出自 《墨子·兼爱下》
- 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 出自 《墨子·兼爱中》
- 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 出自 《墨子·兼爱下》
- 其为舟车何以为? 出自 《墨子·节用》
- 先王之所书,《大雅》之所道曰:无言而不雠,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出自 《墨子·兼爱下》
- 昔越王句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私令人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 出自 《墨子·兼爱中》
- 禹曰:济济有众,咸听朕言! 出自 《墨子·兼爱下》
- 曰:吾闻高士于天下者,必为其友之身,若为其身;为其友之亲,若为其亲。 出自 《墨子·兼爱下》
- 若予既率而群对诸群,以征有苗。 出自 《墨子·兼爱下》
- 谁以为二士,使其一士者执别,使其一士者执兼。 出自 《墨子·兼爱下》
- 然即敢问:今岁有疠疫,万民多有勤苦冻馁,转死沟壑中者,既已众矣。 出自 《墨子·兼爱下》
- 昔者圣王为法,曰:丈夫年二十,毋敢不处家,女子年十五,毋敢不事人。 出自 《墨子·节用》
- 当文公之时,晋国之士,大布之衣,牂羊之裘,练帛之冠,且粗之屦,入见文公,出以践之朝。 出自 《墨子·兼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