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 出自 《淮南子·道应训》
- 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雒出熊耳。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用六律者,伐乱禁暴,进贤而退不肖;扶拨以为正,坏险以为平,矫枉以为直;明于禁舍开闭之道,乘时因势,以服役人心也。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重生则轻利 出自 《淮南子·道应训》
- 大构驾,兴宫室;延楼栈道,鸡栖井干;标株欂栌,以相支持;木巧之饰,盘纤刻俨;赢镂雕琢,诡文回波;尚游瀷淢,菱抒紾抱;芒繁乱泽,巧伪纷挐,以相摧错,此遁于木也。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故谨于权衡准绳,审乎轻重,足以治其境内矣。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合出封羊。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凡人之性,心和欲得则乐,乐斯动,动斯蹈,蹈斯荡,荡斯歌,歌斯舞,歌舞节则禽兽跳矣。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自东南至东北方,有大人国,君子国,黑齿民,玄股民,毛民,劳民。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故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著于竹帛,镂于金石,可传于人者,其粗也。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法阴阳者,德与天地参,明与日月并,精与鬼神总;戴圆履方,抱表怀绳;内能治身,外能得人;发号施令,天下莫不从风。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煎熬焚炙,调齐和之适,以穷荆吴甘酸之变;焚林而猎,烧燎大木;鼓橐吹埵,以销铜铁;靡流坚锻,无猒足目;山无峻干,林无柘梓;燎木以为炭,燔草而为灰;野莽白素,不得其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巫咸在其北方,立登保之山。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故圣人者,由近知远,而万殊为一;古之人,同气于天地,与一世而优游。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有神二人连臂,为帝候夜,在其西南方。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帝者体太一,王者法阴阳,霸者则四时,君者用六律。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呼沱出鲁平。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自东北至西北方,有跂踵民,句婴民,深目民,无肠民,柔利民,一目民,无继民。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江出岷山,东流绝汉入海,左还北流,至于开母之北,右还东流,至于东极。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人知一,莫知其他。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是故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谷不为。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股出嶕山,镐出鲜于。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异路而同归。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江河之大也,不过三日。飘风暴雨,日中不须臾。 出自 《淮南子·道应训》
- 泥涂渊出槁山。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晚世学者,不知道之所一体,德之所总要,取成之迹,相与危坐而说之,鼓歌而舞之,故博学多闻而不免于惑。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夫人相乐无所发贶,故圣人为之作乐以和节之。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雷泽有神,龙身人头,鼓其腹而熙。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及伪之生也,饰智以惊愚,设诈以巧上,天下有能持之者,有能治之者也。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世无灾害,虽神无所施其德;上下和辑,虽贤无所立其功。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大钟鼎,美重器,华虫疏镂,以相缪紾;寝兕伏虎,蟠龙连组;焜昱锗眩,照耀辉煌;偃蹇寥纠、曲成文章;雕琢之饰,锻锡文铙;乍晦乍明,抑微灭瑕;霜文沈居,若簟籧篨;缠锦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是故仁义礼乐者,可以救败,而非通治之至也。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古者天子一畿,诸侯一同,各守其分,不得相侵。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自西北至西南方,有修股民,天民,肃慎民,白民,沃民,女子民,丈夫民,奇股民,一臂民,三身民。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于是汤乃以革车三百乘,伐桀于南巢,放之夏台;武王甲卒三千,破纣牧野,杀之于宣室。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古者圣在上,政教平,仁爱洽;上下同心,君臣辑睦;衣食有余,家给人足;父慈子孝,兄良弟顺;生者不怨,死者不恨;天下和洽,人得其愿。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雒棠、武人在西北贩,硥鱼在其南。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故事亲有道矣,而爱为务;朝廷有容矣,而敬为上;处丧有礼矣,而哀为主;用兵有术矣,而义为本。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乃至夏屋宫驾,县联房植;橑檐榱题,雕琢刻镂;乔枝菱阿,夫容芰荷;五采争胜,流漫陆离;修掞曲校,夭矫曾挠,芒繁纷挐,以相交持;公输、王尔无所错其剞劂削锯,然犹未能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