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文阁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先秦
>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出自先秦的《
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
译文
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注释
道:法则,这里指行为准则。
赏析
谓高尚的人处事,是做而不争功,喻指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的高尚风格。
相关名句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格言联璧·惠吉类
独往独来,独出独入,孰能碍之?
列子·力命
闻恶不可遽怒,恐为谗人泄忿;闻善不可就亲,恐引奸人进身。
格言联璧·接物类
同美相妒,同智相谋
素书·安礼
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格言联璧·学问类
建官惟贤,位事惟能。
尚书·周书·武成
君子不为苛察,不以身假物。
庄子·杂篇·天下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宣公二年
存为善之心,不必邀为善之名。
围炉夜话·第五五则
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格言联璧·学问类
猜您喜欢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篇
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天之道也。
吕氏春秋·论·似顺论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增广贤文·上集
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
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一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
闲情偶寄·芙蕖
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
三国演义·第三回
多私者不义,扬言者寡信。
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第七十二
水虽平,必有波;衡虽正,必有差
淮南子·说林训
民可近也,而不可上也。
国语·周语·单襄公论郤至佻天之功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颜仁郁
赵与泌
叶采
卫立中
阿里西瑛
李鸿章
洪秀全
吴庆坻
乐钧
贾凫西
李桢
真可
袁崇焕
王穉登
彭孙贻
王猷定
常慧
霍与瑕
孙承宗
海瑞
徐琰
白珽
高克恭
赵禹圭
钟嗣成
严忠济
孟宗献
雷渊
郝大通
蔡真人
古籍
三国演义
伤寒论
围炉夜话
尚书
六韬
汉书
素书
吕氏春秋
荀子
声律启蒙
文心雕龙
三字经
战国策
千字文
礼记
笠翁对韵
易传
世说新语
本草纲目
韩非子
红楼梦
左传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