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文阁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明代
> 端阳竞渡,吊屈原之溺水;重九登高,效桓景之避灾。
端阳竞渡,吊屈原之溺水;重九登高,效桓景之避灾。
出自明代的《
幼学琼林·卷一·岁时
》
译文
端午节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重阳节登高,佩带茱萸,以除灾求寿。
相关名句
夫恶有同方取不取同而已者乎?
墨子·01章 亲士
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礼记·祭义
嬉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于恸哭。
容斋随笔·卷二·长歌之哀
人惟求旧,物惟求新。
闲情偶寄·词曲部·结构第一
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
韩非子·显学
俭,德之恭;侈,恶之大。
旧唐书·列传·卷四十六
凡大事皆起于小事,小事不论,大事又将不可救
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有钱可以通神
水浒传·第九回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三十六计·围魏救赵
致治在於任贤,兴国在於务农。
三国志·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猜您喜欢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西江月·平山堂
祸由恶作,福自德生。
封神演义·第十回
有才必韬藏,如浑金璞玉,暗然而日章也
围炉夜话·第十四则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国语·周语·邵公谏厉王弭谤
好话不在多说,有理不在高声!
增广贤文·下集
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息。
格言联璧·学问类
鲵旋之潘为渊,止水之潘为渊,流水之潘为渊,滥水之潘为渊,沃水之潘为渊,氿水之潘为渊,雍水之潘为渊,汧水之潘为渊,肥水之潘为渊,是为九渊焉。
列子·黄帝
常人突遭祸患,可决其再兴,心动于警励也。
围炉夜话·第三七则
怀与安,实败名。
左传·僖公·僖公二十三年
于是西南从支坡下,一里,过热水塘,有居庐绕之。
徐霞客游记·游茈碧湖日记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林嗣环
曹伯启
梅之焕
李石
唐顺之
顾璘
黄宗羲
张九成
刘象
孙逖
刘珝
王溥
李远
曹寅
卞元亨
高越
贾昌朝
徐庭筠
田为
蓝仁
于武陵
杨玉环
杜濬
毛珝
朱松
枚乘
仲子陵
刘时中
辛文房
谢翱
古籍
战国策
千字文
礼记
笠翁对韵
易传
世说新语
本草纲目
韩非子
红楼梦
左传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