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文阁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清代
> 读书为身上之用,而人以为纸上之用。
读书为身上之用,而人以为纸上之用。
出自清代的《
格言联璧·悖凶类
》
译文
读书的目的是修身养性,做一好人,而人们却以为舞文弄墨的功夫。
注释
用:功用,作用。
赏析
此句说明了读书的真正目的和价值,读书不仅为了增长知识,更是为了修身养性。
相关名句
宁为鸡口,无为牛後。
史记·七十列传·苏秦列传
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
三字经·全文
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
世说新语·言语
数典而忘其祖。
左传·昭公·昭公十五年
士君子立言,贵平正,尤贵精详。
围炉夜话·第二五则
阴阳其和,终始其义。
鬼谷子·鬼谷子·捭阖
文字之最豪宕,最风雅,作之最健人脾胃者,莫过填词一种。
闲情偶寄·词曲部·宾白第四
夙夜惟寅,直哉惟清。
尚书·虞书·舜典
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
荀子·解蔽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礼记·儒行
猜您喜欢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格言联璧·持躬类
涉世无一段圆活的机趣,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
菜根谭·概论
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
列子·黄帝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战国策·魏四·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孙子兵法·九变篇
惟有主,则天地万物自我而立;必无私,斯上下四旁咸得其平。
格言联璧·从政类
因材任能,盗皆作使。
智囊(选录)·上智部·魏元忠
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元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白居易传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史记·商君列传
文字之最豪宕,最风雅,作之最健人脾胃者,莫过填词一种。
闲情偶寄·词曲部·宾白第四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唐顺之
顾璘
黄宗羲
张九成
刘象
孙逖
刘珝
王溥
李远
曹寅
卞元亨
高越
贾昌朝
徐庭筠
田为
蓝仁
于武陵
杨玉环
杜濬
毛珝
朱松
枚乘
仲子陵
刘时中
辛文房
谢翱
宋荦
蔡幼学
李德裕
裴度
古籍
战国策
千字文
礼记
笠翁对韵
易传
世说新语
本草纲目
韩非子
红楼梦
左传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